测试用例基础
1.测试用例概念(测什么?怎么测?)
测试用例(Test Case)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、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
通过大量的测试用例来检验软件的运行效果(作用)
它是知道测试工作进行的依据
2.测试用例示例(雪球APP)
3.测试用例组成要素
用例编号、模块、测试点(测试标题)、优先级、前提条件、测试步骤、期望结果(预期结果)、实际结果
4.测试用例的优先级
测试用例根据重要性分成一定的等级
P0:核心功能(冒烟测试)
P1:高优先级,基本功能测试,重要的错误、边界测试
P2:中优先级,异常测试,边界测试,中断、网络、容错性、UI测试
P3:低优先级,性能、兼容性、安全性、可用性等等
5.测试用例设计工具
思维导图(工具xmind下载地址:https://www.xmind.cn/xmind8-pro/)
Excel
xmind 快捷键
tab:新建子主题
enter:新建兄弟主题(插入当前主题的后面)
shift + enter:新建兄弟主题(插入当前主题的前面)
6.测试用例的作用
指导测试的实施
规划测试数据的准备
编写测试脚本的“设计规格说明书”
评估测试结果的度量基准
分析缺陷的标准
测试用例设计方法——黑盒测试用例设计
等价类划分法
1.概念
用户所有可能输入的数据,划分成了若干个子集,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,这种测试用例我们称为“等价类划分法”。
等价类划分是一种重要的、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,不需要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,只需要考虑程序的输入规格即可。它将不能穷尽的测试过程进行合理分类,从而保证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。
在有限的测试资源的情况下,用少量有代表性的数据得到比较好的测试结果。
2 .分类
有效等价类:指符合《需求文档》,输入合理的数据集合
无效等价类:指不符合《需求文档》,输入不合理的数据集合
3 .等价类设计步骤
先划分等价类:找出所有可能的分类
确定有效等价类:需求中的条件
确定无效等价类:与条件相反的情况,再找到特殊情况
从各个分类中挑选测试用例数据
在确立了等价类后,可按下表的形式列出所有划分出等价类表
加法计算器:计算1—100的整数之和(包含1和100)
示例:
通过等价类表分析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
挑选数据完成测试用例设计
边界值分析法
1 为什么用边界值分析法?
大量的软件测试实践表明,故障往往出现在定义域或值域的边界上,而不是在其内部。为检测边界附近的处理专门设计测试用例,通常都会取得很好的测试效果。
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很实用的黑盒测试用例方法,它具有很强的发现故障的能力。
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,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。
2 示例
输入的参数值必须大于等于0同时小于100的整数(0<=参数<100)
①边界值分析(前提条件:整数)
正确代码:num>-1或num>=0 num<100或num<=99
错误代码:num>=-1或 num>0 或 num>=1 num<=101 或 num<101 或num<=100
②边界值确定
边界上的点(0,100)
边界值两边的点(-1,0,1) (99,100,101)
3 边界值总结
确定边界情况
选取正好等于,刚刚好大于或刚刚好小于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
确定各个值的等价类
错误推测法概念
概念
指利用直觉和经验猜测出出错的可能类型,有针对性的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
列举出可能犯的错误或错误易发生的清单,然后根据清单编写测试用例
这种方法很多程度是凭经验进行的
采用错误推测法,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和分析测试对象的各个方面,多参考以前发现的Bug的相关数据、总结的经验,个人多考虑异常的情况、反面的情况、特殊的输入,以一个攻击者的态度对待程序,才能够设计出比较完善的测试用例
因果图法
1 定义
因果图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,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,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
制约关系、组合关系
什么样的输入组合–什么样的输出结果
“因”——输入条件
“果”——输出结果
2 适用场景
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
产生多个动作
3 基本符号
4 约束条件
互斥:原因只能有一个成立,但是可以都不成立
包含:原因至少有一个成立,可以多选,但是不能不选
屏蔽:对于结果的约束。当 a 成立时,要求 b 必须不成立
唯一:原因有且仅有一个成立
要求:如果 a 成立,要求 b 也必须成立
5 基本步骤
找出所有的输入条件(因)
找出所有的输出条件(果)
明确所有输入条件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及组合关系
明确所有输出条件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及组合关系
找出什么样的输入条件组合会产生哪种输出结果
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
为判定表中的每一列表示的情况设计测试用例
6 示例
交通一卡通自动充值软件系统需求:系统只接收 50 或 100 元纸币,一次只能使用一张纸币,一次充值金额只能为 50 元或 100 元
若按 50 元按钮,并选择充值 50 元,完成充值后退卡,提示充值成功
若按 50 元按钮,并选择充值 100 元,提示输入金额不足,并退回 50 元
若按 100 元按钮,并选择充值 50 元,完成充值后退卡,提示充值成功,找零 50 元
若按 100 元按钮,并选择充值 100 元,完成充值后退卡,提示充值成功
若按投币按钮后在规定时间内不选择充值按钮,提示错误
若选择充值按钮后不按投币按钮,提示错误
判定表法
因果图只是一种辅助工具,通过分析最终得到判定表,再通过判定表编写测试用例。因为画因果图非常麻烦,影响做事效率,所以可以直接写判定表,进而编写测试用例。
1 组成
条件桩:问题的所有条件
动作桩:问题的所有输出
条件项:针对条件桩的取值
动作项: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的输出结果
2 设计步骤
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
确定规则数:条件取值个数条件数
填入条件项
填入动作项。得到初始判定表
简化判定表
3 示例
判断三角形
输入三个正整数 a、b、c,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,通过程序判断三条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?
如果能构成三角形,判断三角形的类型(等边三角形、等腰三角形、一般三角形)。
简化为
⇓
例:
场景法
1 概述
场景法就是模拟用户操作软件时的场景,主要用于测试系统的业务流程
2 用例场景定义
基本流:按照正确的业务流程来实现的一条操作路径
备选流:导致程序出现错误的操作流程
设计步骤
根据需求规格说明,画出功能模块流程图;
根据流程图,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备选流;
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,构造场景列表;
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;
对生成的所有测试用例重新复审,去掉多余的测试用例;
测试用例确定后,为每一个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值。
示例
淘宝网购物
确定基本流和备选流
基本流:进入淘宝,进行注册,浏览物品,选择物品购买,直接购买,是会员,填写验证码,付款支付宝,等待收货,确定收货
备选流
没有注册,填写注册信息,验证通过
没有注册,填写注册信息,验证未通过
加入购物车,直接购买
加入购物车,继续选购
不是会员,填写注册信息,通过验证
不是会员,填写注册信息,未通过验证
正交法(不常用)
正交排列法能够使用最小的测试过程集合获得最大的测试覆盖率。当可能的输入数据或者输入数据的组合数量很大时,由于不可能为每个输入组合都创建测试用例,可以采用这种方法。
局限性
目前常见的正交排列表只有固定的几种
即使是已有的正交排列表,基本都要求每个控件中取值的个数要相等,这在实际软件中很少遇到
测试方法选择
需要输入数据的地方,考虑采用等价类划分法,将无限测试变成有限测试
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采用边界值分析法
关注它的主要功能和业务流程、业务逻辑是否正确实现,考虑使用场景法
如果程序的功能说明中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,则一开始就应考虑选用因果图和判定表法
对于参数配置类的软件,需要考虑参数之间的组合情况,考虑使用正交排列法选择较少的组合方式
采用错误推断法再追加测试用例
测试用例的粒度
测试用例可以写得很简单,也可以写得很复杂
最简单的测试用例是测试的纲要,仅仅指出要测试的内容
测试用例写得过于简单,则可能失去了测试用例的意义
最复杂的测试用例会指定输入的每项数据,期待的结果即检验方法,具体到界面元素的操作步骤,指定测试的方法和工具等
测试用例写得过于复杂或详细,会带来两个问题:一个是效率问题,另一个是维护成本问题。另外,测试用例设计得过于详细,留给测试执行人员的思考空间就比较少,容易限制测试人员的思维
测试用例综合设计实践
雪球登录
帐号是手机号或者邮箱
手机号仅限制为国内常用的号段
密码必须为 数字+英文 的形式,字段为 8-12 个字符
点击登录按钮,发起登录请求
请求成功,跳转到首页
点击忘记密码跳转到找回密码页
测试步骤
划分功能模块
正向功能验证
单个功能项验证
功能之间交互验证
隐形需求
设计工具
xmind 设计测试用例:重点写出测试点
excel 设计测试用例:内容要全面
版权声明:本文由[测试员~~木子]发表于https://blog.csdn.net/zjtdy/article/details/116309322
如有侵权,请联系commuinty@eolink.com删除